作者:李迎霞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发展产业要“接地气”,要做到现有资产清,实际情况清,人才资源清,才能到达抓产业发展促群众增收的效果。
现有资产清。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许多扶贫资产并发挥了作用。这些项目资产有效助力了脱贫攻坚,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还要发挥扶贫资产为困难群众持续增收的作用。在谋划产业时,我们应对现有资产情况进行盘点、盘活、利用和管护。唤醒利用沉睡资产,充分发挥高效资产作用,强化持续利用率,实现节约财政资金和节省项目建设目标,使资产收益最大化。
实际情况清。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找准自身环境气候,体现乡土风情,做好与当地地理条件相符合、相适应的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做足群众功课,通过调研论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乡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等因素,选准具有战略前瞻性的主导产业,真正让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
人才资源清。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做到现有人才情况清,缺乏人才类别清,人才留、引情况清,才能让人才的创造活力、聪明才智在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并有效利用。要加大村级组织人才的培养,创新培训方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要充分发挥地区业特色优势,助力地区产业活动,积极引进相关人才,为地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提供坚强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