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誧(大理市太邑乡党委)
“选择”和基层有着不解之缘,当选择放弃优渥的条件、选择面对繁重的工作、选择和基层群众站在一起,你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你将化身为万千基层建设者中的一员,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你终将上下而求索,为基层群众带来希望,为基层的发展注入活力。
选择遍寻奋斗初心。我们国家自古都将农业比作根基,基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作为年轻人,到基层的第一步就是要主动发现基层的美,找到为基层奋斗的理由。有的人选择来基层就是为了“镀金”,认为基层就是一块“踏脚石”,事情虽做,却缺失了自我磨炼的觉悟。但有的人来到基层是为了发现基层的美,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寻自己脑海最深处的那个梦想。做对基层“选择题”,信念尤为重要,如果只追求利益和价值,答案就显而易见。如果将基层看做自己绘制美好蓝图的画布,始终把为基层找出路、寻未来作为自己的毕生目标,始终向明而生、向阳而盛,为如约而来的美迎来春的萌发,那基层终将为我们结出信守初心的花果。
选择经历激浪排岸。基层从来就不是“享乐者”的天堂,这里是“实干家”的沃土。来到基层就要做好受苦的准备。想要在基层的“答卷”上得高分,没有一股子“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显然是不行的。自古“宝剑锋从磨砺出”,想要一蹴而就,一战功成都是妄想。不经历风雨哪里会有彩虹,所以年轻人要拿出特有的“皮实劲儿”,再大的困难都要主动去碰一碰、去闯一闯,就算“头破血流”,也能继续一往无前,将“能与不能”的抉择转换为“做好与做得更好”的选择,以苦为笔,以难为墨,书写属于自己的答案。
选择坚持久久为功。一份高分“答卷”,靠的从来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坚持。群众是“阅卷人”更是“出卷人”,要想答好每一道“选择题”,不仅需要去认真学习新东西,更要将以往积累与新学知识糅合到实践中。虽然每一个“新点子”可能涉及的都只是“小事”,但终归可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收获群众赞扬也是如此,想要做好每道群众选择题,需要的是在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步步为营地找寻答案,如果只想一锤定音,就只是水上浮萍,无根之木罢了。正因如此,来到基层就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要将“工匠”精神用在实际中,亮明自己“实干家”的身份,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踏踏实实做好眼前事,为做好下一道选择题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