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民:八十五载行医路——追忆“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yabo亚博88

yabo亚博88
您当前的位置: >> yabo亚博88-亚博贵宾会app >> 国内 >> 正文
一生为民:八十五载行医路——追忆“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2日 09:00:17  来源: 新华社

原标题:一生为民:八十五载行医路——追忆“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

6月11日,北京,空气中有些微凉意。

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安详地躺在花丛中,身上盖着鲜红的党旗。亲朋好友来到遗体正前方,深深鞠躬,向辛老告别。

两侧的屏幕上播放着辛育龄生前的画面:有早年间在苏联留学时论文答辩会上宣读论文的场景,有执刀手术的场景,也有和同行交流讨论病例的场景……画面中的辛育龄神色严肃认真。

辛育龄遗体告别仪式。新华社记者 徐鹏航 摄

挽联上写着:一十六岁投革命,勤恳终生忠于党,七一勋章获得者;八十五载行医路,坚守初心为人民,白求恩式好大夫。

短短两行字背后,是辛育龄难以被概括的传奇人生。

1938年,辛育龄成为八路军冀中卫生部后方医院的卫生员。1939年,不到二十岁的辛育龄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工作,在白求恩精神的激励下,萌生了学医报国的念头。

1956年,辛育龄从苏联学成归国。当时国内胸外科几乎一片空白,掌握了相关技术的辛育龄主动要求分配去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组建胸外科。

创造一根针麻醉的“神话”,先后做了1400多例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成功率高达98%;创新出双腔插管麻醉下施行肺切除手术;应用支气管残端黏膜外层缝合法完成4600多例肺切除手术,将残端瘘的发生率降低到0.4%……辛育龄不断攀登医学高峰,82岁仍亲自主刀做肺切除手术,直到因腰疾再也站不起来,才不舍地放下了手术刀。

“人民”二字,始终挂在辛育龄的心头。

“病人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这是辛育龄常说的一句话。

辛育龄的学生回忆,开胸后,辛育龄总会把手套洗一下,要让手很滑,在触摸病人的肺时,动作极其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他总说,虽然病人在全麻状态,但是我们要像病人清醒时一样对待他。”

“如果说辛老用白求恩精神铸就人生路标,那我们正在努力把辛育龄精神凝练成前行动力。”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梁朝阳说。

辛老走了,但他的精神依然照耀着无数医者前行的道路。

记者:徐鹏航、田晓航(徐鹏航)

责任编辑:小云
  • ·
  • ·
  • ·
  • ·
  • ·
  • ·
  • ·
政策解读
彩云网评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  服务合作 |   |   |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
网站地图